新闻列表
赵之谦/隶书/166X73cm
|
||
![]() 释文: 禀三灵之淑气,应五百之恒期,乘和载诞,文明冠世,笃信乐道,据德依仁,
孝弟端雅,慎言愍行,六籍孔精,百氏备究,八素九丘,靡不昭达。人伦礼式,
阴阳律历,尤所留心。
题识:
子梅方伯大人鉴,赵之谦。
钤印:
赵之谦印、赵撝叔
收藏印:
朗庵宝爱、宝宋室秘籍印
出版:
《中国明清美术展目录》,东京国立博物馆,1963年。
《明清书法》下册,日本芸书院,1976年4月,第100页。
《赵之谦作品集选》,日本东方书店,1990年12月,图版90。 《中国书画名品展——清朝中晚期》,二玄社出版,2003年1月,第60页。
《日本藏赵之谦金石书画精选》,西泠印社出版社,2008年6月,第148页。
赵之谦书法初师颜真卿,后取法北朝碑刻,所作楷书,笔致婉转圆通,人称“魏底颜面”;篆书在邓石如的基础上掺以魏碑笔意,别具一格,亦能以魏碑体势作行草书。赵之谦篆刻初摹西泠八家,后追皖派,参以诏版、汉镜文、钱币文、瓦当文、封泥等,形成章法多变,意境清新的独特风貌,并创阳文边款,其艺术将诗、书、画印有机结合,在清末艺坛上影响很大。 在帖学渐衰、碑学兴起的时代,赵之谦不但在理论上加以阐发,为北碑盛行推波助澜,并以创新的北碑书法横扫了因帖学及馆阁体造成的媚弱书风,其功大焉。赵之谦北碑风貌的书法,在其四十岁前后已臻成熟。他取诸碑之长,领悟笔意,尤重精神气骨。 此作无论是点画波磔,或是提按顿挫,全都起讫分明,交待得清清楚楚,毫无含糊拖沓之处,可见书写之时精神是很贯注的;落笔重时不浊不滞,落笔轻处血脉流贯,游丝掩映,又颇得得心应手之妙。至于用锋的偏正藏露,也是随机应变,交替互出,不主故常的。虽为临摹北碑,但已是自家面貌,得《郑文公碑》俊丽舒放之致的同时,又外秀内刚,寓遒劲于流动之中,能于墨色变化之中窥其笔画运送之妙,当为赵之谦中年代表作品。 此件作品传承有序,原为林朗庵的“宝宋室”旧藏,1963年曾参加“中国明清美术展”,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,并著录于《中国明清美术展览目录》。后又出版于日本二玄社《中国书画名品品展》、日本东方书店《赵之谦作品选》、西泠印社《日本藏赵之谦金石书画选》等多种出版物。 |
||